- 0
- 0
2020年珠海灣仔口岸恢復通關!5分鐘航程,直達澳門論區行賞旅遊路線!




珠海灣仔口岸至澳門內港碼頭的航線,是往來珠澳的捷徑,只需5分鐘航程便能到達澳門內港。內港是澳門最早開放的商港,位處舊城區,具有濃厚的歷史及文化底蘊,也是論區行賞步行路線《歷史足跡·盡在城區》的景點之一。
這附近既有縱橫交織的特色巷弄,也有中西薈萃的百年建築,景點相對集中,還有很多本地美食及澳葡餐廳,非常適合步行遊覽。大家坐船到達內港後,可以來個澳門舊城區一日遊,感受老區魅力!
柯邦迪前地(司打口) 柯邦迪前地常被稱為“司打口”,是澳門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。
![]() 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間,這裏用作進口鴉片的埠頭,也是澳門乃至中國史上,第一個鴉片專用碼頭和課煙稅區,甚至是鴉片戰爭的肇始地。19世紀末,埠頭遭到填塞,變成大片曠地;時至澳門禁止鴉片後,柯邦迪前地上曾有茶座和賣藝表演,入夜後頗為熱鬧。亦曾作為菜市場,而今日則成為居民休憩的地方。
鴉片屋 位於火船頭街與柯邦迪前地交界,原為鴉片公棧的一部分,建於1880年。
自1946年澳門禁鴉片後,“鴉片屋”曾被先後出租作為貨倉和熔金場,後來被一所學校租用,名為“粵海大學”。1996年有關當局耗資67萬澳門元將鴉片公棧重新修葺。2001年開始,同善堂第二診所由原清平直街舊址遷入此處,為市民提供中醫針灸及各種西醫診療服務。
清平戲院 清平戲院是澳門一所已結業的戲院,所在地原為澳門內港一段濕地,為粵港澳地區最早開辦的戲院。 “清平”之名寓意娛樂升平,建於1875年,曾經是粵劇表演的一個重要場地,後來則兼放電影,但隨著九十年代澳門戲院業的逐漸淡薄,清平戲院在1992年歇業。結業後曾用作貨倉,之後便一直丟棄。至今,其外牆可見“清平戲院”四個大字作為歷史見證。
爐石塘巷
又名“庇山耶街”,原是澳門北灣(內港)其中一個避風塘。這裏以前有很多亂石,這些亂石上野生蘆葦荻花,因此這裏先後有“蘆荻塘”和“蘆石塘”之名。後來,澳葡政府徵用這塊地,立名時把“蘆”易作“爐”,故又得“爐石塘”一名。
清同治年間,澳葡政府在北灣填海造地,爐石塘從此被填塞,成為爐石塘街區。這裏出產的鴉片煙槍,人稱“馬交槍”,在當時這種製作技術是爐石塘街區特有的,產品銷路更遠至北京等地,足可見其吸引力。在爐石塘街區內,今天仍存在一些手工藝店鋪。
典當業展示館
“德成按”是1917年開設的一間當鋪,原是本澳富商高可寧的物業,整座建築都是以防火、防水、防盜和防土匪為目的而設計,是本澳現存結構較為完整的當鋪建築。
現時典當業已經式微,傳統當鋪已成為歷史陳跡,德成按經維修整理後,恢復了舊觀,成為典當業展示館,人們仍可從這個展館中領略到當年澳門典當業全盛時的風采。
以上介紹到的澳門舊城區景點,都在論區行賞步行路線《歷史足跡·盡在城區》中。這條路線上還有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景點,如議事亭前地、市政署大樓及玫瑰堂等,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不要錯過!
![]() ![]() 除了這條步行路線上的景點外,從內港碼頭前往一些熱門景點也相對便捷,如世界遺產澳門歷史城區的媽閣廟、崗頂劇院、大三巴,也就十幾分鐘的步行距離。大家下次不妨選擇從灣仔口岸過關,乘搭渡輪到達內港碼頭,開啟你的澳門之旅吧! (圖片來源:澳門新聞局、旅遊局) |
本站部分圖文分享自互聯網,若發現侵犯到閣下版權權益,請聯絡我們
[聲明]本站發表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,僅為提供參考信息。轉載請註明出處。